捷克/布爾諾–咖啡散策(ㄧ)–Coffee Fusion

20170301-LEO_4776

捷克這國家對台灣人來說已經談不上熟悉了,聽過非首都的布爾諾更是少之又少。其實位於捷克東南方的布爾諾有不少台灣人,除了不少大學交換生在這之外,也有不少台灣科技公司與布爾諾當地公司往來,但單純以觀光來說,幾乎少有亞洲人來此城市,畢竟離維也納太近了,大部份人都選擇去音樂之都。


20170301-LEO_4755

在國與國的邊界總是互相連結拼起的歐洲,工作放假之虞總愛往別的國家跑,以至於很少在所待著國家捷克深度旅遊,總是只有在首府布拉格與南邊的童話小鎮庫倫諾夫走走,其實一直很想到捷克東南方的布爾諾看看,順便也體會一下東南方摩拉維亞區域的人文風情。

在回台灣之前總算來到捷克第二大城–– ––布爾諾。   捷克這國家對台灣人來說已經談不上熟悉了,聽過非首都的布爾諾更是少之又少。其實位於捷克東南方的布爾諾有不少台灣人,除了不少大學交換生在這之外,也有不少台灣科技公司與布爾諾當地公司往來,但單純以觀光來說,幾乎少有亞洲人來此城市,畢竟離維也納太近了,大部份人都選擇去音樂之都。

 

800px-Czech_Rep._-_Bohemia,_Moravia_and_Silesia_III_(en)

捷克其實是由兩個區塊結合而成,一個為大家所熟悉的波希米亞,首府就是捷克首都布拉格;另一區塊叫做摩拉維亞,一千多年前的大摩拉維亞公國涵蓋了現在一部分的奧地利、斯洛伐克與匈牙利,在公國解散之後便開始由波希米亞統治,一直到後期的哈布斯堡王朝與奧匈帝國時期都跟西北邊的波希米亞區塊緊密結合,連在歷史課本中幾乎不會出現的這個地名,要不是來到捷克生活,哪會知道這地方。

Spring time

(摩拉維雅區鄉村圖)

因為是第二大城加上靠近奧地利首府維也納,交通說得上方便,從首府布拉格到布爾諾可以選擇鐵路或巴士。老實說我在捷克比較少搭火車,一個是火車價錢比較貴,時間上卻沒有比較快,搭個student agency這家公司的黃色巴士,要去哪都方便,巴士上有車掌小姐還有提供咖啡茶飲,價錢便宜服務又好,更沒有台灣顛頗的路面,整趟旅途吃飽睡飽說得上舒適喜悅!
20170302-LEO_5096

一到布爾諾下車處,馬上能看到數量可觀的電車在巴士總站前交錯停放,布爾諾因為城市不大,沒有地鐵系統,大眾交通運輸多數仰賴路面電車,電車全都是由捷克國民品牌–Skoda製造,Skoda車廠近年來在加入VW集團後,設計調性脫胎換骨,主打平價歐洲車,在台灣車市可賣得不錯,品牌名聲可說是越來越好,路面上能見度也越來越高。

路面電車是個很棒的交通運輸工具,具有觀光價值又符合現在綠能潮流,在布拉格搭車搭習慣了,車來一個健步踩上,三五分鐘後再一個MOVE躍下,類似公車但沒有公車的走走停停頓挫感,也不會有塞滿人潮的擁擠感。不知何時才能在台灣街上看到輕軌運行。
20170301-LEO_4757

路面電車的搭乘方式很簡便,買張一日券只要上車刷過一次就好,不必一直找售票機買票,對觀光客來說,交通需要花點時間做功課,就算做了功課也常常會緊張出槌。

與布拉格以紅色外衣為主軸的路面電車不同,布爾諾同型號的電車用上各種鮮豔彩繪,活力可比布拉格滿上許多,摩拉維亞地區本來就比波希米亞地區熱情洋溢,捷克那貫用鮮明色彩、最有名的畫家慕夏,便是來自摩拉維亞地區。
14910452_1264171406957556_5879195046354430647_n
20170301-LEO_4764

布爾諾的歷史早在五世紀就開始,整個城區大致在波希米亞有名的君王瓦茲拉夫統治下建立完整,因為地理位置非常良好,雖說此時並非摩拉維亞地區的首府(首府在另一個城市歐羅慕次),儼然成為中歐區的經濟與貿易重鎮;而在世界大戰期間布爾諾成為了工業重鎮,一直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都扮演著捷克的工業中心,到現在仍然是捷克第二大機械製造業中心(歐洲許多國家的城市分工良好,首府並非就是工業最發達區塊),也因此台灣不少產業與布爾諾當地公司有所交集。

布爾諾的舊城區小小的,一天的時間足夠用雙腳逛完一整個城區,走累了搭個電車也很方便。布爾諾的街道並非類似布拉格上百年歷史的石板路,拖著行李走動也很輕鬆,還記得當初到布拉格的時候,拖著29公斤重的29寸行李箱,走在小城區往城堡的斜坡上,頓時覺得自己在折磨自己,為何要選個在斜坡上的青年旅館?

 

20170301-LEO_4762

通常在到訪一個城市,除了城堡教堂等等些熱門觀光景點,吃喝也是個大重點,這次順道來收集布爾諾咖啡店,城市小小的收集起來就輕鬆許多,餐廳反而興趣缺缺,因為在布拉格吃來吃去習慣了捷克的飲食文化,肉類為主,醃製類為輔,烹煮方式大多煎烤,調味偏向簡單但絕非清淡口味,要有層次點的可能得選中東料理或義式料理。
20170301-LEO_4788

歐洲咖啡館眾多,但第三波精品咖啡世代的咖啡店則是不成比例的少,老咖啡館大多賣餐點與賣酒,外場有服務生,桌上有餐巾配酒杯,排場比較大更適合觀光客去拍拍照,不過隨著咖啡世代的演進,許多獨立小咖啡館開始竄起,賣著更為精緻、品質更好的咖啡。想起遠在九千公里外的台北,獨立咖啡店可說是開店開到一個高峰,幾乎每條街都有咖啡店誕生。

coffee fusion 位於市區中心,作為咖啡第一站非常適合,店外觀相當樸素,看過去有點老派,但其實是間技術挺厲害的咖啡店。捷克在共產統治二三十年下,店鋪外觀遠不如西歐或亞洲那般炫麗,大多走著舒適樸實的風格,比起時下咖啡店,似乎少了些特殊性作為打卡景點。不過咖啡店的咖啡本質還是重於外觀,好喝的咖啡會比好看的外觀更有記憶點。
20170301-LEO_4767
20170301-LEO_4785

咖啡館從桌椅地板到牆面都以木質調為主,沒有過多華麗裝飾,空間風格很居家,不少老顧客窩都著休息做自己的事,沒有吵鬧喧嘩的顧客,也沒有拍照打卡的觀光客。

20170301-LEO_4770
20170301-LEO_4776

在台北我就喜歡跑咖啡圈的咖啡店,所謂咖啡圈大致上就是指熱衷於咖啡的咖啡館,不管是自家烘焙咖啡豆或是參加大型咖啡賽事,咖啡圈的咖啡店因為有在專研與精進,通常都有著不錯的評價。

coffee fusion拿下過捷克2014年的咖啡大師比賽冠軍,並在世界賽三十二個國家拿下十八名(當年台灣拿下第七名),通常捷克的賽事多由布拉格的幾間咖啡館獲獎,其他城市拿獎比例少很多。

20170301-LEO_4777

雖說並非由店主人Michal Kocman負責沖煮,但看得出來店內咖啡師訓練有素,沖煮方式不會盲目的跟隨布拉格那幾間咖啡店,在注水的穩定度與邏輯上都很不賴,基本上在這階段我就覺得贏過捷克不少咖啡店了。

歐洲的手沖咖啡,大多喜歡使用日本Hario公司的v60咖啡濾杯,這款濾杯以注水順暢著稱,在咖啡的香氣與特性表現上突出,因此如何讓咖啡的風味更為飽滿就是這款濾杯的課題了。布拉格許多咖啡店會在一開始注水後攪拌,有的用銀湯匙,有的用木匙。“攪拌”在某次咖啡比賽上大放異彩後就被不少店家採用,但說實在攪拌有攪拌的意義,也不是一種沖煮方式應付所有變因,導致許多咖啡館的手沖都被我認為有待加強。
20170301-LEO_4782

coffee fusion的出杯方式很傳統,尤其是杯子底下的鐵盤與紅色紙巾,幾乎是歐洲許多餐館與咖啡館的標準印記了,金屬色鐵盤與高貴象徵的紅色紙巾,某種方面來說這應該也稱得上是種歐洲風吧!

這杯來自薩爾瓦多的手沖,喝來清爽明亮不混濁,酸度不高甜度倒是不賴,尾段的堅果尾韻讓整體均衡度也夠,更偏向我在台灣喝到的風味。
20170301-LEO_4773

卡布奇諾用的濃縮配方,是時下流行的單一莊園咖啡豆(single original),店員幫我選了個蒲隆地,位於東非的蒲隆地跟它隔壁的國家盧安達一樣,產地的風味在酸度上很高,所以這杯卡布對我來說有點不太均衡,酸感過高,或許一開始就該阻止他選這支配方了。
20170301-LEO_4784

收尾的甜點芒果塔,吃得到芒果粒,不過塔皮與餡中間夾著椰子粉,說實在我不太愛吃椰子粉。

 

20170301-LEO_4792

很適合久待的店家,可惜旅客總無法久留,為了下一間咖啡館與景點,得在完食後動身出發,繼續在這城市流浪踏步。

 

COFFEE FUSION

ADD: Jánská 460/25, 602 00 Brno-střed, 捷克

TEL:+420 604 382 032

 OPENING TIME:Mon-Fri: 0900-2000

FB WEB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